Friday, July 29, 2005

to narrate.

夏天,天氣熱,一個人獨自想著事情...
我其實是個很懶的人。
每次想要生出一篇blog,靠得不是一時的情緖,就是沉殿已久的理性心得;時而用冷冷的口氣搞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好笑),時而認真的分析;能寫的,能看的,都不外是這幾種。有一句話說得很好:日久見人心。想要了解一個人就是這樣,總是該聽聽他的日常生活誌、對任何家常便飯的看法(想法);這反而是我最不會表達的。
我們可以經常在西洋電影中看到平穩單調的敘事手段,一些簡單的事情就該有簡單的面貌,理性或激動的口吻反而不能表達正確的事件。用這種想法來反省,好像我都會把事件參入個人情緒再說出口,或說以個人觀點的判斷取代事實的表述。我想要的其實很簡單:平平淡淡的寫出生活,寫出想法,剩下的價值判斷留給看倌們。就這樣,只是種流順的表述,看似簡單且平穩,實則空間廣擴,內容深度因人而易,因次不一(因觀看次數而不一致);就像大多數的電影,在故事主軸的旁邊仍有許多細節值得細細品味。難怪我這麼愛看電影。我也希望能寫出這樣的日誌,多年以後待我有心回顧的時間,期待還能嚼出不同的味道。

Human. A chemical machine.

人是個化學系統,也可以說是個化學的機器。
(這句話不知從那兒聽來的)
這一週的禮拜一二,我在家裡 & 北部的路上跟老爸老媽玩耍。每次回家跟家人玩耍一定會有一個節目:「老爸談話時間」;原本根本沒有這個節目,只因為在家吃完飯後常常沒處去,然後老爸吃飯又吃得特別慢,常常我就坐在餐桌上,偶爾跟他談些事直到他吃完,再一起收拾。久而久之,談的內容愈來愈廣,時間也愈來愈久,就變成回家飯後的固定節目了,節目也從不這麼趣味的「單方向傳教」變成頗有嚼勁的「雙方向辯論」。anyway,反正我們就是聊嘛! 什麼都可以想,什麼都不奇怪,只求符合邏輯,言之有物。正好這一天家裡很熱,加上吃完飯食物的餘溫,整個人好像被迷幻藥薰了一番;本來還很冷靜的,搞到最後,連自已在講什麼都不懂了。自已意識到腦中的化學成份不太正常,趕緊溜到涼快一點的地方。過了五分鐘,哈~~整個感覺又重新正確了。
還有幾次,跟同學討論功課,過了正常的睡覺時候後很久,大家都變得怪怪的,玩笑話都講得亂七八糟;以前我們說這是「酒醉狀態」,其實真的很像:膽子變大、笑得比較開朗、走路有點飄..etc.症狀好像都齊了,只差沒真的喝酒。

Wednesday, July 20, 2005

Blog for Alien?


Transmitting your BLOG into space.
「將你的blog向外太空發送」這是這家公司正在進行的計畫。
向外太空發送,給誰看? 當然是給Alien啦~

(今天下午打工時,無意間在yahoo新聞看到的。經過我一番研究之後,發覺在登入這個服務的同時,他好像會對你的personal data做一番統計,甚至會寄一些mail給你。我不太prefer這樣的調查;不過,也或許我有會錯意的地方。Anyway,留給想登入的人自行判斷吧!)

你在申請這項服務的同時,它有個聲明,特別告知你:「請你不要在你的blog中發表一些會使外星生物感到冒犯、被嘲笑的言論。因為我們不希望引起銀河間的任何爭端:)」(原文:Bloggers who use this site are urged to keep their blogs devoid of any language, comments or content that might offend, taunt or provoke alien life forms in any way. Let's not start an intergalactic war :) )

關於這項服務嘛,你說"帥呆了"也可以,想罵"智障喔"也是正常。本人目前是覺得這服務還蠻智障的。but, who knows? 改天我變得更智障時,也許會搞個上面這種貼紙來貼貼也不一定..XD

Tuesday, July 19, 2005

Madame Butterfly 之台東行

「Madame Butterfly」那是什麼,能吃嗎? Madame Butterfly=蝴蝶夫人,一齣普契尼(Puccini)所寫的歌劇。(詳情請見 這裡 or here)
先談談我為什麼會去參加演出呢? 因為很簡單,我高中玩過合唱,以後停了三年的光陰,又開始懷念了;剛好在5月的某一天,士堯問到:"我們七月要去演一齣歌劇,要不要來啊,缺男生。"然後,突然間,這一切就敲定了,哈哈! 演出的預定時間是七月17日(也就是昨天嘍。) Anyway,我決定之後的後續發展是,大家總共排有五、六次練唱時間,我只到了後三次;還好男生合唱的份量是少得可憐(加起來應該有十句吧),不然,以我這種回鍋的菜鳥實力,掛定了!
再來介紹一下這個團體,這次的"蝴蝶夫人演出團"主要是由"高雄雅樂歌劇團"擔綱演出,團裡面都是些優秀的演唱家,雖然我沒在這個(合唱)圈子混,可是在我這種外行人士耳中,他們聽起來真的超強的;其他也有一堆臨時演員(like me),臨時演員都是合唱團嘍。
而這次的"Madame Butterfly 之台東行"是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邀請雅樂歌劇團演出的,所以一切的費用,皆由博物館提供,對我們來說都是免錢的;原來這些藝術表演都是這樣規劃的,不論如何,演出者多多少少都有些錢拿;算是一種行規吧。Anyway, 我們的行程是這樣進行的:7月16(六)早上出發,由遊覽車帶我們穿過南衡的好風光(好風光只是口中講講的,路上我們一堆人窩在車尾打牌,笑得天睧地暗的,哪還來得及看窗外呢,哈哈),再從花東縱谷駛到台東。史前博物館位於台東市郊區,雖然它在台東市裡,可是四周圍一片自然景象,感覺很大很空曠。



到那之後,休息一下,到處拍個照,再來就是一連串的練唱時間。按照劇本來,共有兩幕,這是個只有兩幕的歌劇(雖然只有兩幕,總演出時間還是不短)。合唱團只有在第一幕有要上台,第二幕在台下哼歌,that's all. 練唱時間從下午2點一直到晚上8點吧,我們當然有一堆鬼混的時間可以用 :P...當然啦~~ 我們也盡力的混,混得很辛苦呢! 其中,有溜到水舞區去看水舞,40分鐘的水舞,我們只幸運地看了10分鐘。


在博物館的練唱結束後,我們打道回飯店。那是一家不錯的飯店,一間房間一個廁所(廢話);它的廁所又分成三小間:小便斗、洗澡間、馬桶。噗~~~ 我幹嘛介紹廁所啊:S Anyway,那是個不錯的飯店,也是個不錯的廁所。這麼high的一天,晚上當然也不能太早睡,我們一寢五個男生外加一位學姊,跑到樓下,借了三台腳踏車,夜遊去嘍~~
第二天,早上七點起床(理論上的時間,事實上,我們賴了快一個小時的床)。跑去吃免費的早餐。原本大家都還雄心壯志地說,要吃多一點,連午餐都省了;事實不然,每人夾了兩盤菜就快吃到吐了。到了十點,又去借腳踏車,開開心心的看浪去啦! 哈哈!



最後這一張,是在路上無意間遇到的一間房子,那天早上霧霧的天氣,看起來特別夢幻,這個感覺vincent寫得很好(看這篇)。
我們在觀浪的時候,接到一通團員來的電話,說是颱風天所以活動延期,then,半個小時內,我們就打道回高雄了。

結語:我們工作尚未完成,九月還要再去一趟,這次(7月16日、17日)的旅行就像是作了個搞笑的夢一樣,「怡然自得,笑勁十足啊!」
全部照片,請看http://www.23people.com/vblee/album/28898

Friday, July 15, 2005

Talking to MARS. orz

修電腦,又是修電腦。
這次是搖控一位在月球的太空人修復在火星的電腦。
Goal: proof "one commend needs ∞ minutes to act" is real!

First of all, I transfer my opinion to the mate by typing. (takes 0.5 to 1 min.)
Then he have to try to understand my words. (takes 0.5 to 1 min.)
If he don't, he have to compose a question to ask me for further explain. (takes 1 min.)
I'll transfer my opinion in another words. (takes 1 min.)
Second, he send the commend to his computer. (takes 0.5 min.)
At the moment he pressed "Enter", a 5-minutes waiting is also began...
..
.....
...
.......
.... (takes 5 min.)
while we both fall asleep. The COMMEND finally get in process. (takes another 1 min.)
when the output comes out, he transfer the outcome to me. (takes 0.5 min.)
Then I have to figure out where's the wrong, (takes 1 to 2 min.)
and make the other move. (get back to First line. Until the viruses are cleaned)

Unfortunately, often, when the output comes out, we both forgot which step is this, so we can only always have a meaningless output msg.... sigh =.=a
again, and again, and again.....

FINALLY!!
we find out nothing. orz

BTW, time now is 02:30,AM; the virus name is not yet be known.
we are still in to-be-continued status.....#*$(@#$&!

Whatever...goodnight, for now. (takes 8 hr. and might still count.)

Thursday, July 14, 2005

[轉貼文] 殷海光先生的告白

來自Jerry的論述文(原文連結在這兒)

我很同意文中的觀點,也很佩服本文的思考深度,雖然我對殷海光先生的認識只有:來自我爸口中的評論 與 知道他有"思想與方法"這本書。不過我卻一直很想認識這位哲學家。不為什麼,只因為他有能力可以寫書教導他人如何思考。教導他人思考耶!!我的天。我當初聽到這本書名時的驚嚇程度,大概不輸法拉第當年在他家地下室發現"磁生電"的現象吧,哈! 人類的思考能力已經可算是高度複雜的自然現象了(當然,這算是"唯物論"的講法),哲學家竟然能在這樣複雜的現象中理出頭緒,而且用的工具也是頭腦。這整件事就變得很有趣,很有"遞迴"(recursive)的感覺:用自己,將自己定義出來。很妙的!
說了這麼多,來看看Jerry所寫的論點吧!


[殷海光先生的告白]
1966年出版的海耶克《到奴役之路》中文版單行本,殷海光先生在自序中有一段意義深遠的自白:

「我是一個自由主義者。正如同五四運動以後許多傾向自由主義的年輕人一樣,那個時候我之傾向自由主義是未經自覺地從政治層面進入的。自由主義還有經濟的層面。.....挾「經濟平等」的要求而來的共產主義者攻勢凌厲。在這種危疑震撼的情勢逼迫之下,並且部份地由於緩和這種情勢的心情驅使,中國許多傾向自由主義的知識份子醞釀出「政治民主,經濟平等」的主張。這個主張根本是不通的。....我個人覺得這個主張是怪彆扭的。但是,我個人既未研究政治科學,更不懂的經濟科學。因此,我雖然覺得這個主張怪彆扭,然而只是有這種「感覺」而已,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海耶克教授的理論將自由主義失落到社會主義的理論重新救回來。」


9月16日,在台大圖書館舉辦的紀念殷海光先生逝世三十五週年「自由主義與新世紀台灣」學術研討會我有幸被邀請擔任「經濟發展」那一場的評論人。吳泉源教授與黃春興教授分別提出《兩岸經濟互動中的自由主義難題》與《「資本主義」是「自由主義」的前提》兩篇論文,我評論的是前一篇吳泉源的文章。

這兩篇文章不約而同地都以引用殷海光先生上面那一段話作為開端,談論的是一樣的主題「政治民主與經濟平等」,但卻有完全不同的結論。主持的瞿宛文教授一開場介紹完發表人與評論人後,說到大約像:「社會學者評社會學者,經濟學者評經濟學者,學科分際需要這麼嚴明嗎?」的觀察。但是,我心底有更深的惋惜:為何這兩位同在清大的發表人不同台就來爭議一番?

殷海光先生的這段話雖然簡短,但我反覆閱讀,坦白說,深深受到感動。這段自白呈顯出殷海光先生的知識人風骨,是戰後台灣非常珍貴的一項人格資產,一個誠懇並且不放棄徹底思考的學術典範。這短短一段話中,有三個層層相扣、依序而升的reflexive moments:

在第一個層次上,它坦誠自白:我們有意識無意識的思想選擇是從我們的「政治存在」出發的。我是在廣泛定義下使用「政治」這個概念。殷海光先生在這種現實政治(外有共產主義、內有黨國戒嚴)的背景意識下,指出他跟許多當代的自由主義者一樣,都是「未經自覺地從政治層次進入」而生出自由主義傾向。我想,40年後的我們,也有必要去坦誠面對我們所處的這個政治存在的歷史「場所」(不管是悲哀的,或者其他)。我們先是一個個在脈絡限定中生存並思考的「特殊性知識份子」,要有這種自覺,並始終不離那樣的存在感,去提煉並發展我們作為「一般性知識份子」的自許與定見。我們跟殷海光先生所處的時代環境畢竟有著巨大的鴻溝。

但是,殷海光作為知識典範,他的誠實自省並只不停留在那樣一個層次。

殷海光先生接著指出:有了自由主義傾向後,由於共產主義的現實在當時「攻勢凌厲」,「為了阻止也為了緩和」,包括他自己在內不少自由主義者很直觀地多少都提出了「政治民主、經濟平等」這樣一個他一直「感覺」「彆扭」的主張。這裡,殷海光先生揭露了另一種知識人的存在狀態,那就是他承認了,思想論述的選擇是具有實用層次上的策略性格在。

這種策略性的論述選擇經常性地是出於,不管意識或無意識,在我們「政治存有」更深層的焦慮與恐懼(或許,這正是Jameson轉借Frued詞彙所說的「政治潛意識」)。從負面的方向來評價,也可以說,缺乏自覺的策略論述乃是迫於我們被擲入的這個政治存有的「場所」,以及當中的恐懼與慾望而生的自我蒙蔽。政治民主與經濟平等「必須」牽手在一起,這是思考發始之初非思辯(或無意識地策略思辯下)的「結論」。That must be stopped! Thou shall not go!

(A quick note:我並不認為,我們可以排除掉前面兩個層次的存在; 相反地,我認為,background horizon與deep impulse是知識創新開展的豐沛動力)

但是,殷海光作為我們共同的思想資產,是因為他能夠自我超克,踏入更深刻自省與整合的門檻。

第三、但是作為知識份子(讓我們用這樣的高度來定義「知識份子」,它必須是這樣,也只能是這樣),在前述雙重自省下,有一種內在的要求,必須在思想內在的不同層次間取得「一致」(integrity)。這是深刻知識份子才有的深刻困擾。

許多知識人無疑是知識符碼熟輦的操縱者,也可以因此成就具有政治實效的戰鬥性論述建構,但是這種計算性將埋葬了真誠性,也因此埋下了自我否定的種子。一個謊言要用更多的謊言來掩飾。殷海光先生並沒有如我們這些符號製造的知識工作者一般,輕鬆地便放過那些在我們思考意識邊疆微微顫動的不安,他「感覺」「彆扭」,並且誠懇地傾聽那個不安,尋求更適心適性的新語言以成就內在的人格整合。

我想,殷海光先生大概是用他所說:「搶救一個一個的個人」的心情,去面對藏身在那些刺痛心思的「彆扭」中更完整的自我吧?最終,事實證明,對殷海光先生而言,海耶克的思想消除了他的那些長期的不安與疑慮,讓他可以「把自由主義失落到社會主義的理論給重新救回來」。或許我可以更直接地來說,這意味著如下這般思想上的暢快覺醒:所謂「社會主義式的自由主義」是個內在不一致、自棄自由主義核心思想靈魂的怪物。這其實正是黃春興先生論文主題的主旨。

必須承認,殷海光先生從海耶克身上看到的思想救贖,對我而言,反而是「總是感覺彆扭」的不安來源。我站在吳泉源這邊,而不在黃春興那頭。今天我們閱讀海耶克在討論到「社會的」時言說中所透露的厭惡、我們閱讀米賽斯揣測「反資本主義心境」時的心境,確實可以理解他們在那個時空場所中的政治存在,以及他們的真誠思辯與發言勇氣。

但是,我們也清楚,那是個截然不同於當代的脈絡(「攻勢凌厲」的不是共產主義,如果它還存在的話,而是其對反面)。如果今天我們面對那些檢討「自由市場」的深切反思,仍舊是把這些先知的思想資產當成權威來支撐,並策略性地搬出「共產主義」、「共產黨人」、「國家主義」來扣帽子,其實是很難讓人甩掉「時空錯亂」的感受。

當我聽到人們在當代的脈絡下重述「反資本主義心境」時,我看不到海耶克孤單的身影,而是當代主宰意識在背後支撐的權威背書;反而,我想要問的是:對於繼承了那樣思想資產的你我,什麼是當代巨大社會與生態受難(social and ecological suffering)下「我們的」思想不安?什麼是可以逼迫我們思考與發言真誠的那種「總覺得彆扭」的痛點?

但是,單單這樣模糊的不安感受還不夠。我們活在當代、仰望環視我們周遭,感覺到我們悲於場所的政治存有,以及挑動我們策略性論述的恐懼與激動,如果真要能打出一條清楚的思考/實踐出路,我們忝為「知識人」唯一可靠的最終資源,還是要去面對與繼承我們在殷海光先生身上所看到的那種深刻自省的典範。

自詡進步的我們,應該這樣自問,有沒有具備那樣的知識品質?有沒有像那樣的勇氣去擁抱與開展它?坦白說,我非常懷疑,我們真能夠不迴避我們在當代政治形勢下的政治存有與言說策略,並從自我揭穿中,激發出適切於當代現實挑戰的counter-discourse?我們這個時代的思潮其實是把「學者」自我社會位置的反思推高一個我覺得已經瀕臨危險的地步。大部分的那種「社會位置」的反思,在我看來,反而是一種淺薄版本的知識社會學對於知識自省的扭曲與污染。

令人深覺弔詭與無奈的是,就在此同時,即便到達殷海光先生第二層次的自我揭露與不安,也已經變得極為罕見。在這種高度反差的對比下,讓我越來越感覺到一種見不著當代典範的沈痛悲哀。殷海光先生對自由主義自省而生的違和感與從海耶克處得到的細膩解放感,包含著一種台灣越來越稀有的知識品質。他的思想自然有其時代限制,我們當然也都有我們自己的包袱(「包袱」也同時是一種「承擔」),但是他的這種「品質」,或許才是我們今天紀念他所最最需要深自警惕的功課。

Wednesday, July 13, 2005

MIT Weblog Survey 2005

Take the MIT Weblog Survey
A MIT Weblog survey, I've done with it.
And I'm a good boy to do the things they ask:
Help us spread the word, and have your friends with weblogs take the survey as well! Please take one of the following images and paste it into your blog to show that you've taken the survey and let others know about it.

that's it!

MIT的民調,是有關blog的。
寫完之後,你可以得到一個獎品:五張貼紙選一。(上面那張就是了)
還蠻有趣的,做完一份民調也算是 "made some science."
good job..XD

Monday, July 11, 2005

category--新增功能:文章分類

這兩天放假..
昨天晚上一時興起,開始研究要如何幫我這個Blog加上文章分類。
跑去ptt參考網友euyoung post的三篇教學文(第一篇第二第三)。研究了一整個晚上,看懂一些blogger系統的結構,下面讓我用比喻的方法來描述看看:
blogger.com系統有如一間旅館外加一位僕人。
每位來這裡建立blog的人都是一位旅客;旅客來blogger.com這間旅館租房間,建立自己的blog。如果你租了一個房間,旅館一定會告訴你這邊的住宿規則;blogger.com系統也是,你在這裡建立了你的blog,你就只能使用系統所允許的語法,來創造一些網頁頁面上的功能。
創造一些網頁頁面上的功能,相當於旅客將房間佈置成自己可以住的型式;其方法有兩種:
第一種是使用系統開放的功能變數(或函式)。相當於向客房服務要求一些生活品。
第二種是自己創造幾個小程式,或是使用別的網站提供的小程式。相當於旅客自己到外面買一些生活品。
再來,當你創造完網頁頁面上的功能後,你就可以開始寫blog了(post文章,並且系統會幫你把每篇文章自動整理成之前設定的樣子)。這就像是旅客開始他的day life,每天結束時,那位僕人會幫你把房間整理成先前佈置的風格。

所以,總整一下。部落客開始寫他的blog的過程:
1.來blogger.com系統申請空間。
2.搞清楚blogger.com所允許的語法。
3.使用blogger.com提供的、或是其他網站提供的物件裝飾自己的blog。
4.開始寫blog吧。

相當於旅人到外地開始他的生活的過程:
1.找到一間旅館租房間。
2.搞清楚這邊的住宿規則。
3.使用旅館提供的、或是自己去外面買的東西來佈置房間。
4.開始每天的生活吧。

你看,很簡單吧!
不知道這個比喻有沒有清楚表達出"開始blog"這個動作的意思。 :P

另外,為什麼使用Feed2JS只能在網頁中包含10個(以下)的連結呢?
這樣每一個文章分類都只能顯示10篇文章而已了,why?
這樣設計有什麼意義嗎?

Wednesday, July 06, 2005

nothing, but think.

今天跟一位老朋友,談個人的未來大事。
你讀研究所嗎? YES
研究所後有什麼打算? 中研院吧
中研院不好混啊,我有個學長在中研院的國防役,前陣子被老闆搞得很火。 ???why
就是他們老闆有一次........
etc. (話繁不予記載)

未來,夢想,生活
它們三個該怎麼搭配呢?
一番交談後,我打工去了,這個問題先懸著吧!
(其實也不算問題啦....至少不是那種「困擾」的問題)
打工事情忙完,錢到手了,拿起書來賺賺光陰。量子重力(Three roads to quantum gravity),一本好書,施莫林(Lee Smolin)寫的,現在我看到的部份還在描述宇宙學的原則,以及形勢邏輯。「嗯,很好。」合我味口。再來,是不知不覺的下班,又不知不覺的站在宿舍的轉角(一處風景最好的轉角),吹著大風,吹了十分鐘;眼看遠方,思緒也飄了二十分鐘。("想"的時間總可以比"過"的時間快,這跟科幻小說的道理一樣吧)
哈哈,腦袋還是很冷靜。
好啦~~ 下午的遊記講完了,現在坐下來想想這個「問題」吧!

未來,未來與生活,未來的生活。
我對未來的期盼是「無拘束」。嘗過自由的滋味的人都知道:自由,是不可能讓人想回頭的;自由,是人生下來就有的權力(美國版的講法);愈是自由的地方,我愈要去(台灣版的講法);同志們,我們要追逐解放的感覺(中共版的講法)。就是這種感覺,有點中了自由的毒。

無拘束要怎麼辦到。我現在能想到的做法是:放棄期盼。放棄期盼又是怎麼個放棄法??就.....放棄嘛 XD。用想的很簡單,這我也知道。但是為什麼很多人,包括我也無法輕易的放棄呢? 又不是要你放棄什麼,只是個放棄個期盼嘛。放棄期盼又不代表原本期盼的那件事就不會發生了。笨。因為我們可能要不斷的提醒自己那個「期盼的目標」;才不會忘了我們現在在幹嘛吧! 不過,有了這個,「放棄期盼」的念頭後,我想要give it a try. just a TRY. 反正試試。不行再調回來,so be it.

不過,再看看上面這兩段我寫的屁話。
第一段第一句:我對未來的期盼是「無拘束」。
第二段第一句:無拘束要怎麼辦到。我現在能想到的做法是:放棄期盼。
瘋了。又期盼「無拘束」;又要做到放棄期盼。
我在幹嘛,寫了個矛盾的句子。不過再想一下,也許沒那麼矛盾:我只是在刻畫未來時"期盼"了一次,期盼一件大事,放棄期盼其他的小事;還說得通啦,我覺得。
矛不矛盾,反正心理的一切,都是自己跟自己玩遊戲。我放得開,就看得多,可以去好多地方玩遊戲;我放不開,就怕怕的,只能留在小圈圈裡玩遊戲。規則大概就是這樣吧。

還有呢? 還有一個「夢想」沒講到。我的夢想喔,現在還是個感覺,寫出來寫死了就不妙了呢。哈。

所以:未來,夢想,生活
它們三個該怎麼搭配呢?
我想去中研院、我想每天與人辯論科學、我想自由自在、我想...
這個問題的回應,就目前看來,是一堆"我想"構成的。請等待以後更有組識的回應,謝謝。